标签: 思考

没动力和顺天意

我发现思路打开:

  • 孩子们没有动力,没有目标是十分正常的,是可以被接受和理解的,他们也不必为此收到指责和自责,我们能做的真的只能是和他们一起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在什么地方他们能做的更好。
  • 我们这么努力生存,念书工作,为了维持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父母尽力了,却没有办法做到我们需要的目标。特别是你,拼命赚钱,为了生存,为了家庭生活的更好,也是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存在价值,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动力。也是我们父母留给我们的缺口,这个缺口不完全是社会造成的,也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握的,有时候也是不得不面对的,当然,社会的进步也是这样的趋势。
  1. 所以我们要努力,也要维持当下家庭和睦关系,家庭成员的稳定,不要为了拼命挣钱而放弃维持家庭个人生活和睦的时机,陪伴是最好的良药
  2. 我们尽力了,没有实现的物质上的目标不正好是他们孩子们需要靠自己努力去实现的动力和目标吗?就如同我们父母留给我们的一样,如果我们全都实现了,他们的动力,留给他们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少。所以我觉得我们尽力保证他们当下的衣食,喂饱他们精神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3. 提前给他们留太多的物质基础,看起来是在为他们着想,其实是剥夺了孩子们以后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所以年轻人的自杀率才越来越高。给他们适当的物质保障,但是要留给他们奋斗的缺口。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4. 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尽力去做,但是是要维持整体家庭合睦的前提下。在家庭和睦和经济能力相冲突的时候,优先选择家庭合睦,留下经济的缺口,刚好是留给孩子奋斗的目标,是他们需要努力实现的。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描述清楚了。

  • 顺天意:即便孩子们和家人们都不需要我了,也不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我来到这个世界,我出生,的确就是天意,好好活着,顺天意。

粤ICP备2024352008号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5823号